"老師喊了我的名字, 我拿了譜, 一份給老師, 一份放在鋼琴譜架上; 轉回身子, 面對大家, 向大家一鞠躬, 調好椅高後靜坐在琴前, 平靜幾秒鐘後, 開始彈奏二十年前練過的曲目......."

我不善長運動或遊戲, 可能因為小時候的時間大都在練合唱, 樂隊和鋼琴. 要談到自己的童年, 也沒有什麼玩具或小朋友們的聚會. 班上或學校常辦音樂演奏會, 媽媽會早早幫我準備好上台表演的正式服裝, 我只要天天坐在鋼琴前不停地練習, 準備上台的曲目, 其他的, 什麼也不用多想.
還記得二十幾年前, 剛練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作品十三號(即"悲愴") 時, 第一樂章每每讓我搥胸. 中間快板的部份, 讓人興奮, 但當時手不夠大的自己, 卻無法像成人彈鋼琴般收放自如; 從反覆聆聽老師或錄音帶中的阿胥肯那吉的演奏, 旋律早已耳熟能詳, 自己彈奏時, 總期待每段樂句的下一個音符; 但自己的小手, 卻還是力不從心的跳來跳去, 無法奏出心目中想像的樂章.
二十幾年後的現在, 偶然一個巧合開始拿鋼琴課, 與其說是上課, 不如說是重溫舊夢. 不過剛開始很不習慣, 即使開始每天練習, 手也長大了, 但自己的手指已經變得好生硬, 彈以前拿手的曲子常中斷, 練再多遍也還是無法上手, 非常低落沮喪. 連平常最愛逛的超級市場都放棄, 專心在家練指下功夫.
班上同學們有從事音樂表演工作的, 再不就是音樂主修的. 穿著短褲夾腳拖鞋, 一頭毫放不羈的髮叢, 坐在史坦威鋼琴前, 一下子風雲變色, 無錯音地奏起李斯特, 拉赫曼尼諾夫的曲目, 讓我想到日劇長假裡頭的竹野內豐. 話說回來, 醜媳婦還是要見公婆的. 終於到了自己要在大家面前演奏的時刻. 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, 只是在同學面前彈首曲子罷了, 也不用背譜, 照說應該從容應付. 我前一天晚上還是睡不好, 午休到琴房去練習, 愈練就愈發緊張起來, 想想上回在大家面前演奏已經有十五年了吧....
下面就是我這學期要練的獨奏曲目, 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作品十三號(Pathétique - 悲愴) 第一樂章. 當然, 我還沒有練到這般爐火純青的地步. 演奏者是在英國出生的鋼琴家新秀 Freddy Kempf, 跟自己同年, 算是給自己的榜樣. 真希望自己有像他一樣的手指(當然還有努力)啊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