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(最喜歡的鹼粽)


第十個年頭, 沒在台灣跟家人一同過端午節了.  

傳統幾個節日, 馬丁尼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. 不是因為屈原投江所以有划龍舟比賽可以看, 也不是因為要準備放暑假;  簡單的, 只是因為喜歡粽子的味道.  

家裡的媽媽是不包粽子的, 因為有"健康"及"沒有人吃 (爸爸是不碰粽子這類難消化的"玩意兒") " 的顧慮.

住在樓下, 馬丁尼的二媽媽, 吳媽媽很了解這一點, 每年端午節前都會拿三袋粽子給馬丁尼家. 一袋是包著香菇豬肉的長型鹹粽, 一袋是紅豆沙的甜粽, 還有一袋是小粒的鹼粽. "拿回去給媽媽," 吳媽媽總是笑瞇瞇的拍著馬丁尼已經提了三袋粽子的雙手, 這樣說著. 

爸爸是討厭我們吃不健康的食物的. 與其說是不健康, 應該說是他不吃的東西, 都不應該出現在飯桌上. 媽媽每回拿到吳媽媽的粽子, 總會先張羅著爸爸的飯菜, 讓爸爸吃飽去看電視; 然後再以不影響健康為前提, 蒸一個鹹粽和甜粽, 讓我和凱倫妹妹分著吃. 
吳媽媽的鹹粽, 總是長型的. 雙條白色的細綿線, 總是把長鹹粽裹地結實, 長大後的馬丁尼想起來, 會用 "sophiscated shape" 來形容吳媽媽的長粽,  因為再也沒看過那樣形狀的粽子.

小時候的馬丁尼, 很討厭板栗 (可能是因為裝著假牙的外婆很愛吃板栗, 咀嚼時假牙和板栗磨擦, 總發出"隔~隔~隔" 的聲音吧!). 可是, 合著炒過的細香菇條, 和一點點肥的瘦肉, 鹹粽中的板栗也跟著稍鹹卻不膩的糯米好吃起來. "媽, 為什麼吳媽媽的板栗比外婆的板栗好吃啊?",  馬丁尼常邊吃邊問.

小時候也討厭豆沙. 可能是因為爸爸媽媽總說豆沙是和著豬油做的, 對身體不好. 馬丁尼第一次知道吳媽媽給我們紅豆沙粽時, "媽, 為什麼吳媽媽做豆沙粽給我們? 妳不是說豆沙是豬油做的?" 馬丁尼傻里傻氣的問.

錐形的豆沙粽從中切一半, 露出暗紅色的紅豆沙在其中; 馬丁尼筷子一夾, 嚐了一口; 細軟甜順口的的豆沙配上淡淡葉香的煮透糯米. 小小年紀的馬丁尼懂得不多, 可是自己偷偷決定還是不吃外面的紅豆沙, 可是吳媽媽的豆沙粽無論有沒有豬油, 都不能不嚐.

吳媽媽包的鹼粽其實是馬丁尼的最愛. 從小到大喜愛餃子(包子) 皮勝過餃子(包子)餡, 喜歡夾心餅乾的外層餅乾勝過夾心.....吳媽媽從來不加硼砂類亂七八糟的東西. 知道馬丁尼愛吃鹼粽, 總會給的多一些. 將鹼粽在冰箱下層先冰個幾小時, 然後解細繩, 撥開粽葉, , 一小粒淡黃色透明鹼粽映在眼前. 馬丁尼不加糖(註), 很捨不得, 卻又很期待的咬下邊邊一小口; 煮的香軟Q又沒有米粒感覺的圓糯米嚐在口中, 是一整天的幸福.

來南加之後, 每一年端午節前, 總會到不同的商店去訂粽子. 因為害怕,所以沒有想過要訂甜或鹼粽. 形狀總是錐形的鹹粽, 有豬肉及素食兩種. 稍微蒸熱之後, 一樣解繩撥葉, 筷子夾下一口放入嘴中, 卻怎麼樣也找不回習慣的粽子味. 看龐德沾辣醬吃得津津有味, 馬丁尼放下筷子讓出自己的這一份. 不知道, 這算不算是一種鄉愁?!


註:
"鹼粽要沾糖吃", 是馬丁尼到二十幾歲才從友人口中得知的. 試過一回配糖鹼粽, 後來還是習慣不改, PLAIN 鹼粽(要吳媽媽包的) 為馬丁尼心目中的上上品.

鹼粽圖片來源: http://www.photo.ccoo.cn/food/200745/20074510145713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rtiniab 的頭像
    martiniab

    馬丁尼的人生體驗室

    martinia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